建国路路口惊现车祸!比亚迪宋PLUS撞上特斯拉Model Y现场直击
昨天下午在建国路路口等红灯,就听见 “哐当” 一声巨响,吓得旁边骑电动车的大妈差点摔了。抬头一看,好家伙,比亚迪宋 PLUS 和特斯拉 Model Y 撞一块儿了!我赶紧往前凑了凑,这现场看得真真切切,俩车扛不扛造,一眼就能看明白。
宋 PLUS 是左前脸撞上了 Model Y 的右后侧,那冲击力不小。宋 PLUS 的左前保险杠掉了块漆,大灯旁边凹进去一块,看着挺明显,但走近了才发现,变形的地方都集中在车头最前面那一块。司机师傅下来的时候还挺淡定,拉了拉车门,“咔哒” 一声就开了,他摸了摸 A 柱说:“这玩意儿够结实,刚才撞完我还担心门打不开呢。” 我瞅着那 A 柱确实笔直,一点没弯的意思。
再看特斯拉那边,右后叶子板瘪进去一块,后备箱盖有点翘起来了,关不严实。车主是个小姑娘,急得围着车转圈,嘴里念叨着 “这刚提的车啊”。不过她拉后门的时候也顺利打开了,坐进去试了试安全带和座椅,说没感觉松动。旁边有懂车的大哥敲了敲特斯拉的车身:“你这是一体压铸的吧?看着变形面积小,但估计修起来不便宜。”
说实话,以前总听人吵国产车和进口车谁更耐撞,今天这现场可比网上吵架直观多了。宋 PLUS 那车头虽然撞得有点惨,但发动机舱里的零件看着没移位,油液也没漏出来。师傅打了个电话叫保险,还跟我们唠:“上次看新闻说这车顶能压十吨重,今天算见识了,刚才撞完我脑袋一点没磕着。” 后来才知道,这宋 PLUS 在碰撞测试里拿过全优,尤其是侧面碰撞的时候 B 柱特坚挺。
特斯拉那边也有亮点,虽然尾巴被撞了,但整个车身框架没散架。小姑娘后来冷静下来了,说气囊弹得挺及时,就是吓了一跳。围观的人里有开 Model 3 的车主,说特斯拉这笼式车身确实靠谱,他之前轻微追尾,也是外面看着惨,里面啥事没有。不过他也吐槽:“这修车费是真贵,上次换个保险杠花了小两万。”
我注意到个有意思的细节,俩车碰撞的地方都有点 “外柔内刚” 的意思。宋 PLUS 车头变形的地方像被揉过的纸团,层层叠叠的,而驾驶舱这边一点没受影响。特斯拉也是,后保险杠软乎乎地吸了不少力,但是 C 柱纹丝不动。后来查了查才知道,这叫吸能区设计,就跟快递盒外面包的泡沫似的,先变形吸收冲击力,关键地方反而得硬邦邦的。
旁边卖水果的大叔看得直点头:“现在的车是真进步了,我十年前那车轻轻一碰门就打不开了。” 这话我挺认同,不管是十几万的比亚迪还是三十万的特斯拉,今天这表现都比我预期的好。尤其是宋 PLUS,以前总觉得国产车不如进口车耐撞,今天看下来完全不输阵。
交警来的时候还夸俩车安全措施到位,说要是换成老款车,说不定就得有人受伤了。拖车拖走的时候我特意看了看底盘,都没明显变形。师傅临走前还跟小姑娘说:“别心疼车,人没事比啥都强,这钱能修好的都不是大事。”
你们说现在的车是不是都越来越结实了?以前总担心电动车不耐撞,今天看这俩车的表现,感觉安全这块确实下了功夫。要是换成别的车型,这碰撞结果会不一样吗?你们身边有没有见过真实的碰撞现场?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