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几手评智驾:全程无忧做不到就别过度宣传,消费者需警惕
智驾名称之变
4月2日,网络评论者“留几手”对智能驾驶领域发表了看法。他指出,传统的“辅助驾驶”概念正逐渐转变为“智能驾驶”,并且为了方便交流,这一术语还被简称为“智驾”。不过,这种名称上的转变背后的原因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这种名称的频繁更迭引发了人们对背后动机的猜测,似乎带有一定的宣传色彩。
标识更名似乎是为了让品牌名称更加简洁明了,但实际上这或许只是营销手段之一。频繁更换名称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困惑,阻碍他们对产品功效和安全的准确判断,进而加大了消费者在认知和决策过程中的难度。
智驾宣传乱象
“留几手”提出,汽车厂商在宣传中过分夸大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向消费者灌输心理预期,将其视为核心技术,并频繁组织各类比赛。这种过度的营销策略,使得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抱有极高的期望,误以为该技术已高度成熟并可信赖。
实际上,情况往往并非如此。汽车生产商过分强调智能驾驶的优势,却未充分考虑到其潜在的问题与风险。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满,尤其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可能难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智驾应对危机不力
留几手以自身经历为例,强调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信赖感持续上升,并逐渐将驾驶任务交由其负责。但不幸的是,智能驾驶在面临紧急情况时遭遇了技术问题。面对复杂情况,其表现力不从心,不得不将控制权交还至驾驶员手中。此时,驾驶员仅有极短的一秒钟时间来做出反应。
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了深坑、隔离带、逆向车道等复杂路况。当时,距离前方车辆仅剩数十米,情况紧急。然而,智能驾驶系统突然停止工作,给驾驶员带来了极大的危险。这一突发情况瞬间增加了驾驶员的心理负担,同时也揭示了智能驾驶技术在应对紧急状况时的不足。

智驾应谨慎宣传
“留几手”指出,智能驾驶若未确保全程无隐患、未达到成熟稳定状态,或是对潜在风险缺乏承担责任的决心,则不宜过度宣传。毕竟,此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意外,其后果将极其严重。
汽车制造商应客观地报告智能驾驶技术的真实状况。消费者在充分了解技术优劣的基础上,方可做出理智选择。过度夸大宣传可能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伤害,亦可能妨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留几手曾评雷军
之前,在直播过程中,“留几手”对雷军进行了评价,提出雷军现时的形象显得过于崇高,让人感到仿佛“高处不胜寒”,此言论引发了公众的忧虑。这一看法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甚至有人借机操纵舆论,产生了不当影响。
留几手的表述并非恶意攻击,而是基于对客观现象的观察所形成的观点。然而,这些观点被少数人误用,最终转变为误导公众舆论的工具。
留几手力挺雷军小米
“留几手”就被人利用一事作出声明,强调自己不愿意沦为他人操控的工具。他揭露,有人恶意剪辑其发言片段,误导公众,并将责任归咎于他。随后,他明确指出,雷军不仅是一位卓越的企业家,更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榜样。他公开表达了对小米公司及雷军的坚定支持。
小米在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困难,然而,雷军对此充满信心,坚信公司能够有效解决。这种信心源于他对雷军领导的小米团队的信赖。此外,雷军还期望公众能够以公正的态度审视小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