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您好,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今天这个时机,刚刚好!”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在2025香港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上的这句开场白,既是问候,更是战略定调。作为连续22年蝉联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品牌,此次以史上最豪华的海外参展阵容亮相香港车博会,带来旗下五大国内品牌、两大全球品牌共计12款新能源车型,覆盖多种新能源技术路线。

尹同跃提到,今年2月份,奇瑞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申请,希望把香港作为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新起点。香港不仅将成为全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资本高地、创新高地,也将成为全球人才聚集地以及全球制造中心。香港将作为奇瑞开拓右舵市场的“桥头堡”,为公司全球化战略提供关键支持。

香港为何是奇瑞全球化的“最佳时机”?首先,香港作为全球右舵车核心枢纽,其国际贸易网络的关键节点战略地位无可替代。背靠庞大的内地市场,面向东南亚和英联邦国家,天然的位置优势让香港成为开拓全球右舵车市场的天然“黄金跳板”。此次,奇瑞携两大全球化品牌OMODA与首次登陆香港,不仅是简单的产品展示,更是市场深耕之举。

为了贴合香港本地和周边市场的需求,奇瑞推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差异化产品: 6 EV 有1240毫米的超强涉水能力,完美契合东南亚多雨、多洪涝及雨林密布的复杂地理环境;OMODA E5 则靠430公里的CLTC续航,稳扎城市通勤,不管是香港市区里穿梭打卡,还是周末去周边玩个短途,电量都够用。

实际上,早在3月,奇瑞便在香港举行新车发布会,提前吹响品牌落地的“前哨”。而此次借着车展,更是要加快在香港扎根的速度,让奇瑞在香港市场的扎根之路愈发坚实。

奇瑞与香港的缘分始于1997年。同一年,奇瑞在芜湖的荒地上诞生,香港则靠着“狮子山精神”从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奇瑞在“小草房”里用铁锤敲出第一台发动机,一路逆袭成世界500强。相似的奋斗历程和不屈的拼搏精神,让双方在情感上产生了强烈共鸣,这份精神上的默契,也成为他们深度合作的“黏合剂”。

在产业合作方面,香港车博会的供应链生态为奇瑞提供了展示国内成熟“三电”技术体系的舞台,同时创造了与香港完善的金融体系、健全的法律资源深度融合的绝佳契机。奇瑞计划将香港打造为集研发、制造、金融于一体的全球枢纽,呼应了香港产业转型需求,并重塑了奇瑞全球供应链的地理版图。

在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技术实力是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底牌。奇瑞这几年在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其鲲鹏天擎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8%,远超行业平均43%的水平。此外,自研的的超高速电机,功率密度高达13kW/kg,相比于普通电机,动力更强劲、体积更小巧。

在智能生态领域,奇瑞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墨甲机器人用一口流利的粤语向观众讲解混动技术;Argos机器狗也随着音乐起舞。这些创新不仅展示了奇瑞对未来出行的深入思考,也为品牌格调带来了提升。

2025年2月,奇瑞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乘用车、提升核心技术、拓展海外市场等方向。此次IPO由中金、华泰、广发等中资投行主导,反映出奇瑞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资本策略。奇瑞选择依托中资资本网络构建稳定的融资渠道,既能避免地缘政治风险对资金链的潜在冲击,也为后续在“一带一路”市场的深度布局埋下伏笔。

尹同跃表示,希望借助香港的国际创科资源打造高端制造枢纽,这一设想与香港特区政府“再工业化”战略存在呼应。奇瑞在出口领域的表现突出,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2025年6月20日左右,奇瑞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出口突破500万辆的车企,1-5月出口量达44.4万辆,平均每29秒就有一辆车驶向海外。

奇瑞qq6/奇瑞qqme_奇瑞a5和奇瑞e5一样吗_奇瑞

尹同跃以“瀑布中前行”来比喻当下的汽车行业竞争,强调了在产业变革中的审慎布局。奇瑞以香港为支点,构建起技术、资本、制造协同发力的全球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