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CEO卢放强调:负责任车企需明确智驾能力边界,保障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
智驾宣传乱象
3月13日,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卢放在直播节目中发表观点。他提到,目前国内市场在智能驾驶宣传方面存在混乱现象。众多企业宣传力度大,导致人们误以为声音越大就越正确。这种状况使得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市场环境也因此变得复杂。许多企业过分夸大智能驾驶功能,却很少清晰地界定其实际功能范围。
一些汽车制造商在推广时,过分宣扬智能驾驶功能。他们在广告中过分突出技术的先进性,却未对消费者进行使用场景及限制的提醒。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消费者在缺乏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做出错误判断,进而引发潜在的安全风险。
强调用户权益
卢放提出,负责任的汽车制造商应当保障消费者拥有充分的了解权。在消费者决定购买配备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时,企业需明确说明其功能界限及可靠性。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才能依据准确信息进行购买选择。
确保用户能够自主作出选择至关重要。企业需向用户清晰传达所购智能驾驶系统的具体功能,防止用户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被误导至选择不适宜的配置。若缺乏这种清晰的信息披露,用户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难以根据个人需求作出恰当的选择。
智驾平权思考
卢放明确表态,他赞同智驾平权这一概念。这一理念旨在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便捷,并降低使用难度。不过,在推广这一理念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要让用户明确了解他们所获得的“权利”具体指什么。
企业不应仅因追求智能驾驶的平等性而忽视技术现状。若用户对智能驾驶的极限认知不足,可能会在驾驶过程中过度信赖技术。一旦遭遇超出了智能驾驶能力范围的情况,他们可能无法妥善应对,从而引发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仅对驾驶者本人构成威胁,也可能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行业乱象后果
智驾能力的范围界定不清晰已导致若干问题出现。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源于消费者对智驾功能的误解。用户误以为车辆智驾功能全面无遗,在复杂路况中放松了警惕,结果引发了意外。
从行业分析,无序的宣传可能扰乱市场秩序。事故频发导致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心下降,进而阻碍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对企业长远发展构成不利影响。
正确引导方向
卢放建议汽车制造商应站在用户立场。在推广过程中,应依据实际情况,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智能驾驶功能。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实例,确保用户充分了解智能驾驶技术的限制。
企业需强化用户指导。在销售阶段,应对用户实施培训,向其传授在多种情境中如何恰当运用智能驾驶技术的方法,并指导他们在遭遇紧急状况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未来发展展望
智能驾驶领域的发展趋势要求清晰界定其技术能力范围。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增强用户出行安全,还能增强企业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企业若重视保障用户权益,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接受度便会相应提高。
市场若以诚信宣传和用户体验为核心导向,智能驾驶领域将拓展更宽广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智驾技术得以持续创新与优化,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您是否认同汽车制造商在保障用户智能驾驶安全方面应承担更重的责任?敬请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留下您的宝贵意见!